瞄準解決當前制約國家發展的關鍵核心問題
http://www.ez8288.com2024年10月31日 16:39教育裝備網
教育是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之基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要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、人才強國戰略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一體推進教育發展、科技創新、人才培養。日前,教育部黨組書記、部長懷進鵬在調研上海交通大學、華東師范大學、華東理工大學、上海財經大學時指出,瞄準解決當前制約國家發展的關鍵核心問題,加強基礎研究,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,高效組織高水平大學力量,有機結合科技創新、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。
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,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、戰略性支撐。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、人才強國戰略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,健全新型舉國體制,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。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,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,實現中國式現代化,全面推進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偉業正處于前所未有的關鍵時期。暢通國內大循環,掌握關鍵核心技術,提高產業鏈核心能力,布控未來賽道等戰略領域,都需要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強力發揮龍頭作用、戰略作用,源源不斷為解決關鍵核心問題提供科技支撐與人才支撐。
瞄準解決當前制約國家發展的關鍵核心問題,高等教育要高度重視基礎研究,為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夯實基座。加強基礎研究,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,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。高等教育要提升對重大科學問題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前瞻性,系統謀劃、整體推進理論性、應用性基礎研究。要積極發揮基礎學科既有優勢,補上短板空白,進一步做大做強,在可預期的時間內,堅決取得某些領域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。高校領軍人員要挺膺擔當,拿出勇氣與毅力,凝心聚力向基礎研究高地發起沖擊。高水平院校要積極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,充分運用國際創新資源,牽頭組織或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,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,構建起基礎研究全方位國際開放合作格局。
瞄準解決當前制約國家發展的關鍵核心問題,高等教育要明確應用導向,直面科技創新,推進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。發展新質生產力,依靠創新科技,依靠創新人才,也依靠創新產業。高校是科技創新的策源地,在推動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中大有可為。要加快建設中國特色、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,提高技術引領和成果轉化能力,在催化新產業、新模式、新動能,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。高水平院校要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、人工智能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裝備、生物醫藥、量子科技等戰略性產業,強化責任擔當,明確攻關目標,給出時間表,畫出路線圖,逐一突破,多點并進,形成科技創新不斷取得實質性推進的大好局面。要注重成果轉化,密切教育與產業聯系,深化產學研深度融合,重視企業主導作用,鼓勵支持高等院校與企業合作牽頭或參與國家科技攻關任務,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壯大,對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形成全面支撐。
瞄準解決當前制約國家發展的關鍵核心問題,要高度重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,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供給。解決關鍵核心問題,離不開人才,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至關重要。要完善立德樹人機制,培養信仰信念堅定,報國志向遠大,服務于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偉業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。要優化高等教育布局,建立科技發展、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,在急需學科專業上加大支持力度,確保用得上、拿得出;要加大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力度,綜合運用興趣專長培養、教學結合項目培養、產學研用融合培養、大中小貫通培養等方法,創新培養模式,促進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。
瞄準解決當前制約國家發展的關鍵核心問題,要不斷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,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,為國家創新體系效能提升助力。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,就是要通過科學統籌、集中力量、優化機制、協同攻關,在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組織實施過程中集中協調配置資源、有效發揮資源效益。要強化黨建引領,高效組織高水平大學力量,加大資源調配與整合力度,大力開展集中攻關、聯合攻關,力求關鍵核心技術自立自給。要為科研人員潛心科研創造條件,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,優化科技評價制度,建立以創新價值、能力、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,形成人盡其才、各盡其能的生動局面。要統籌發展基礎教育、高等教育、職業教育,加大投入力度,加強隊伍建設,全面深化教育改革,不斷提升教育創新能力,為國家創新體系效能提升作出更大貢獻。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