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為舟 倫理為舵 協作為帆——走進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全體會議數字教育高端對話現場
http://www.ez8288.com2025年05月16日 09:29教育裝備網
江城五月荷風起,黃鶴煙雨韻悠長。
5月15日上午,在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全體會議數字教育高端對話現場,來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、外國研究機構、境外高校的5位嘉賓,圍繞智能時代的教學模式、人才培養、教育公平、技術倫理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。對話由中國工程院院士、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尤政主持。
“普惠”“合作”“以人為本”等關鍵詞,在中外嘉賓的對話中頻頻提及。
這是一場聚焦真問題、輸出新洞見的對話。
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,數字化為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,為數字化學習、精準教學提供了可能。對話首先聚焦智能技術驅動下的教育創新與人才培養,主持人尤政拋出問題:“智能時代人才培養需要怎樣的核心素養?”
思索片刻,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說:“大學培養和引領未來人才。應當清楚地看到,我們仍處于智能時代的初級階段。培養人才獨立思考、獨立判斷、批判式思維、理性決策、文化交流的能力非常重要,需要從頂層設計上重構知識和能力圖譜。”
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校長華金·戈亞奇·戈尼認為,數字技術的發展無法取代校園里的真實體驗,“要平衡好數字技術和獨立思考的關系,要讓學生成為好公民而不只是好的技術人才,這一過程中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培養至關重要”。
這是一場凝聚教育共識、共創美好未來的對話。
尤政繼續發問,如何讓優質教育資源公平惠及每一個學習者?國際組織、高校、科研機構如何通過協作提高教育的包容性?
“如果大學、聯合國兒基會、研究機構攜手合作,就能夠為政府進行正確教育決策提供幫助,從而發揮數字技術的巨大潛力,利用智能工具縮小數字鴻溝,為兒童提供更加包容、公平的教育。”聯合國兒基會全球教育與青少年發展主任皮婭・雷貝洛・布里托表示。
“一個人能夠走得很快,一群人能夠走得很遠。”歐洲科學院院長、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學教授羅德里戈·馬丁斯同樣強調合作的重要性。他指出,需要建立跨學科合作以及無國界的技術框架,確保智能技術真正造福學習者。
如何促進智能向善、防范技術濫用?“算法偏見是智能時代我們要解決的關鍵問題,平等和包容是解決方式之一。”美國科學院院士、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埃里克·卡雷拉認為。
現場氣氛熱烈,共識在對話中不斷凝聚。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